临近北京车展,通用在华最大的合资公司上汽通用显得异常忙碌。在国产凯迪拉克XT5上市一周后,别克全新一代君越混动版车型迎来上市。这样的新车发布节奏,仅仅是通用“十三五”在华投放60款新车的开篇。
中国一直都是通用汽车全球最大的市场。2015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共实现了361.26万辆的销量,力压销量为354.9万辆的大众汽车。为了实现在这一全球最大市场的可持续增长,通用汽车总裁丹·阿曼特意赶到北京,公布了未来5年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中 国是通用汽车非常重要的市场。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量将超过500万辆,年增长率约为3%-5%。SUV、MPV及豪华市场增量将达到420万 辆,占同期市场增长总量的80%。”丹·阿曼表示,在2016年至2020年,通用汽车将推出60多款全新及改款车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按照通用的规 划,60余款新车中包括今年计划上市的13款,其中40%为SUV和MPV车型。
此外,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也是通用汽车的战略重点之一。 “通用汽车已经储备了混动、纯电、插电等技术方式,推出多种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介绍。通用旗 下三大品牌均会引进新能源车型,预计今年年内将会上市,分别是凯迪拉克品牌CT6混动、别克品牌君越混动和雪佛兰品牌迈锐宝XL混动。另外,未来5年内还 将引入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纯电动车雪佛兰Bolt EV,该款车型基于Bolt概念车打造,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21公里。在2020年前后,通用汽车还将推出与本田汽车合作开发的燃料电池汽车,该燃料电池 将以氢气为燃料并使用正在研究的储氢系统。
在传统动力车型方面,通用汽车一方面会强化凯迪拉克的市场地位,推出多款车型来推动品牌和销量提升;一方面会在SUV和MPV车型细分市场密集布局,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全线覆盖。“2016年,通用汽车将推出13款新车,其中凯迪拉克占10款。”钱惠康透露。
新车的密集发布,也将使通用在华产能得到最大释放。根据通用中国的资料,目前通用汽车及合资公司在华的24家工厂产能利用率都很高,到2017年还将有两座工厂建成投产,并将在2018年前后实现500万辆的产能目标。
在 进一步拓展产品阵容的同时,通用还将重金投入车联网、车辆共享、自动驾驶等业务,5年后凯迪拉克、别克及雪佛兰所有在华车型都将实现互联。“未来5到10 年将见证汽车产业远超过去50年所经历的变革。”在丹·阿曼看来,这场变革将是对汽车企业的又一次大洗牌,在这场已经开始的变革中,通用再次有备而来。
通 用汽车日前宣布,收购总部位于旧金山的Cruise Automation,这是一家完全自动化驾驶软件研发企业。在此之前,通用已经入股了Uber的主要竞争对手——叫车软件企业Lyft,并推出个人出行 品牌Maven,同时还推出汽车短期租赁服务“Express Drive”。至此,通用汽车在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个人出行等环节多点布局的格局初见雏形,形成一个以出行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根据丹·阿曼的表 述,通用汽车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的人才而非现有的技术。
据钱惠康透露,目前通用汽车公司在全球已拥有近500项互联技术专利,到2016年 底,通用汽车将有1200万辆搭载安吉星系统的车辆在世界各地行驶。值得期待的是,其“超级巡航”系统将首先搭载于计划2017年在美国上市的凯迪拉克 CT6车型上,配备这项技术的汽车将能在拥堵路面上实现自动启停,解放司机。而到2020年,通用汽车全球销量的75%将实现互联,而在中国,凯迪拉克、 别克及雪佛兰品牌旗下所有车型产品将在2020年全部实现互联。
新车、新技术扑面而来,未来5年通用汽车无疑又将在华扮演重要角色。
- 1月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生变:小米首次超越赛力斯
- 比亚迪1月销量超30万台:坐稳中国销冠,出口飙升83.4%
-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比亚迪427万辆排名第五
- 深耕智能汽车技术!华为旗下引望智能申请“5D蟹行”“华尔兹掉头”商标
- 通用汽车旗下Cruise大幅裁员50%,战略重心转向个人自动驾驶汽车
- 比亚迪击败丰田和宝马,成为2024年新加坡最畅销汽车品牌
- 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华夏风韵与未来科技并行,品牌文化与科技完美对话
- 2025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定义国潮美学,悦享朝粉盛宴
- 比亚迪盛世旗舰汉L唐L全新设计正式揭幕,龙颜美学全面进化
- 日本2024年EV销量:比亚迪超越丰田,同比大增54%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