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是中国汽车人的梦想。在2016中国汽车论坛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谈到了中国汽车产业与中国汽车市场的不协调。“乘用车, 有近60%多的市场份额仍然被合资品牌占据,中国品牌的车型在销量TOP100所占的比例现在还不到三分之一,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 力。”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怎么办?
徐和谊首先指出,“十三五对中国品牌汽车来说可能是实现赶超的最后机遇。”因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形势复杂,我们的竞争对手的速度也会放缓。
其次,他提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产业,现在是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关键的节点。基于这些,他说,“我们和这些世界大牌企业暂时又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了赶超的可能。”言语间他暗示自主品牌不要怕国外大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做后盾,庞然大物也会不堪一击,轰然倒塌。”
针对自主品牌产能过剩的舆论,他认为这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所以我们传统汽车要做减法,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要做加法。”
传统汽车如何做减法?他说要在产品的差异化上做足文章。“现在汽车市场人无我有的产品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在小的细分市场,仍有可以挖掘开阔的空间。”
而在发展电动车和智能汽车方面,他建议中国企业一定要向特斯拉们学习。
另外徐和谊还提到自主车企要打造工匠精神和国际化道路。
以下为徐和谊的讲话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汽车届的同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和大家一起畅谈中国品牌的崛起之路。从09年产销规模我们国家突破了一千万辆开 始,走到今天已经连续七年中国已经蝉联世界的第一,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讲,中国汽车品牌的 发展,一直是我们每一位中国汽车人的一个心结,由小变大易,由大变强难。
在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和日益凸现的经济地位不相协调的是,我们中国汽车特别是在乘用车,有近60%多的市场份额仍然被合资品牌占据,中国品牌的车 型在销量TOP100所占的比例现在还不到三分之一,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加快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如何从大变强,从中国制造到 中国创造的飞跃,我想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的课题。
我想谈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十三五”对中国品牌汽车来说可能是实现赶超的最后机遇。
理由有三点,1,“十三五”将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汽车行业的增速放缓,已经成为长期的趋势。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对手的脚步放缓就是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只要对手晚一天到达终点,我们就多一天赶超的机会。
2,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汽车产业也正处在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的关键的节点。这五年世界汽车工业的突围比拼将是对全新造车理念和全新生态模式的理解,这就让我们和世界汽车企业,这些大牌企业暂时又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了赶超的可能。
3,在汽车品牌发展的几个未来趋势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公认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为中国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沃土。同时,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引领全球,并且出现了像阿里、百度、腾讯等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这将为我们发展汽车智能化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资源,为我们发展智能产业和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很多可利用的机会。
总之,十三五是一个分水岭,传统的发展思路将越走越窄,依靠传统的打法,实施跟随战术只能让我们成为这种永远的跟随者,我们的汽车强国梦将化为泡 影。实践也已充分证明,如果没有真正的创新能力作后盾,任何巨头,即使在规模上已经是庞然大物,也有可能哄然倒塌,不堪一击。我们必须另辟蹊径,通过创新 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国际化的经营来拓展我们的发展空间,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我想围绕这个话题谈几个观点。
一,创新需要有方向的指引,并需要借助经济转型的动能,依靠创新供给来开辟一条新路。
大家都知道,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来了供给侧改革,这对我们汽车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在于解决我国经济向更质 量、更高效率增长的方向转化,它包括三个层面,1,是转化落后的供给;2是升级现有的供给;最重要的是第三个,就是创新新型的供给。
从我们汽车行业看,汽车的市场需求的结构现在正在不断的变化,整个汽车行业的供给结构,现在升级相对缓慢,我们自主品牌企业普遍存在部分产能过剩, 但我认为这些产能过剩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这才是我们当前汽车产业问题的实质。要在创新供给上有所作为,我们汽车行业就需要认真做好加减 法,以不断升级的新供给来带动和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那就是传统汽车要做减法,严控产能,把需求不足的产品和产能减下来。而作为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将要做加 法,必须加大力度发展。
传统汽车做减法,并不是就不做自主品牌了,而是要在产品的差异化上做足文章。现在汽车市场人无我有的产品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在小的细分市场,仍有可 以挖掘开阔的空间。拿北汽未来,像北汽的越野车,这是我们的传统产品,现在我们打造的越野车板块,在全国的车企当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作为“十三五”,作 为北汽将再扛越野世家的大旗,以越野车为基础,打造民用化的越野车,从B20到B40到B80,从紧凑型越野车到高档越野成的完整系列,这将成为我们在差 异化竞争中的杀手锏。各位有机会这次车展期间,我们在E4馆,也可以看看我们的展台,我所说的硬派越野,我们推出一些新的产品。
新能源汽车做加法的重点是产品 服务。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中国没有机会引领世界汽车这个大产业,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新能源汽车为我们汽车产业带来了 重新定义,使中国和世界的汽车工业站在了同一竞争的起跑线上。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不能把精力仅放在传统车身上来搭载新能源动力的发展模式上,我想要想以特 斯拉为首的这些互联网企业学习,包括打造的未来汽车,要向他们学习。以新能源动力为突破口,通过以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络化集于一身的迭代产品和全 新的商业模式,汽车生态来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思维方式,我想这才是未来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我们一定要向特斯拉等这些互联网企业学习,向他们那样来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来巩固我们的竞争优势。
智能汽车做加法,我想是我们要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智能化技术现在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研发最热的领域,智能汽车它的发展已经快到了超出我们想象的步伐。从美国的CES电子板,包括这次北京国际车展,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智能科技配置,智能互联系统等多种炫酷新技术争奇斗艳,从跨过集团到中国的企业,所展示的智能网络概念,这些产品层出不穷,都表明智能汽车是和新能源汽车一样的迭代的创新产品,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技术方向。
作为车企我们必须利用好一切有利条件,加强与供应商企业,互联网企业的联系,通过搭建众创、众筹、众包等合作平台,来打破原有的自我封闭的创新体 系。刚才我进门听到了安总讲的最后一点,也是希望我们在自主品牌这个大家庭里能够联手合作,建立汽车智能化的产业联盟,真正实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 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
二,创新需要有平台支撑。
我们必须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一条鱼如果不能从水塘游向深海,就不可能进化为鲸鲨。同样,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走出国门也就不可能突破自己,成 为真正的强者。走国际化道路是中国车企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以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要借助国家的影响力加快海外市场的 开拓步伐,打造全球化产业链条及发展平台,进军海外的主流市场,并通过精耕细作和重点突破,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借力打力来提升我们中国品牌的影响力, 向世界级的跨国公司进军。
三,创新还需要有精神内涵。
我们必须要着力打造中国品牌的工匠精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一个时代的气质。今年李克强总理两次讲到工匠精神,让我也为之一振,眼前一亮,当前中国 制造缺乏工匠精神,我想这是一个不争之事实。当前中国制造我们的产品可以说各种细分的品种都有,但从质量、产品的内涵来看,我们不如日本、德国,重要的原 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要严谨,更具工匠精神。我们在追求及时利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产品的品质这个灵魂,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 让我们自主品牌的成长之路崎岖坎坷,持续创新异常艰难,工匠精神引起的共鸣,是人们动中国制造的期望,是市场对创新产品的期盼,也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期 待。因此,在资源日益匮乏的后成长时代,我们必须锻造出具有中国品牌特质这种坚韧、执着、专注、极致的中国工匠精神,我想这将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必经之 路和精神支撑。
各位同仁,中国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之路承载着几代汽车人的汽车强国梦。北汽在上述方面已经在开始尝试着往前走,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我始终坚 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脚踏实地的面对挑战,梦想定会成为现实。北汽集团愿和大家一起互相支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的加速崛起,为实现中国的汽车 强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