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进口车逆市上扬 但难挽全局
我国进口车的下滑之势仍在继续。近日,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6年一季度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我国进口汽 车市场供给面逐步收缩,一季度延续供需双降局面。据中国进口汽车数据库数据显示,2016年1-3月汽车进口22.0万辆,同比下滑14.6%;经销商交 付客户进口车销量为20.9万辆,同比下滑9.1%。报告预测,2016年二季度及全年,进口车市场仍将呈下滑态势,销售上牌仍会有个位数的下滑。
但值得一提的是,平行进口车呈现逆市上扬,进口量及占比继续攀升,成为整个进口车下滑大势中的一抹亮色。
进口车库存仍居高位
“不论是3月当月还是今年第一个季度,进口车都继续延续了下滑的态势。应该说2015年开始进口车就面临去库存的压力,一季度也延续了这样一个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口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存表示。
从供给方面看,2016年一季度,进口量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与调整。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数据显示,1-3月中国累计进口汽车22.0 万辆,同比下滑14.6%。从需求方面看,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的30个品牌经销商交付客户数据显示,1-3月经销商交付客户进口车销量为 20.9万辆,同比下滑9.1%。
根据2012年至2013年间的去库存情况分析,上轮去库存周期持续了三个季度。因本轮库存深度再达历史峰值,由此预计本轮去库存周期加长。事 实上,自2015年以来,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便出现持续性“供需双降”,库存持续高企、价格优惠幅度加大、经销商大面积亏损等结构性问题突出。
在此环境下,我国汽车进口量出现十年来的首次下滑。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进口汽车的进口总量达107.8万辆,年进 口量出现了自2006年来的首次下滑,年进口量比2014年的142.3万辆相比,同比大幅下滑24.2%,全年进口量甚至比2012年109.1万辆还 低一些。
报告预测,2016年宏观经济仍处于“新常态”的转型升级进程中,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购置税优惠政策对进口车市场刺激力度有限,而进口车型国产 化因素影响力度仍较大,2016年二季度及全年进口汽车市场形势难言企稳,“去库存”影响下进口量仍将下滑,进口车市场销售上牌将会有个位数的下滑。
平行进口车逆市增长
但与正常进口车乃至整个进口车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行进口车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带动下,实现逆势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平行进口2.6万辆,同比增长27%,占进口汽车市场份额的11.9%,较2015年继续增长。
政策利好无疑是平行进口车最大的推动力。今年,平行进口车频迎政策东风。去年年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国家认监委关于自贸区平行 进口汽车CCC认证 改革试点措施的公告》称,从今年1月1日起,将实行放宽对进口汽车原厂授权文件的要求、放宽平行进口汽车数量限制、简化工厂检查要求三大举措。自此,长期 以来受到品牌授权及3C认证等因素限制的平行进口车终于松绑。
前不久,商务部等八部委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已有效保证车辆一致性的试点企业,可取消非量产车认证模式的数 量要求”以及“各地公安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对符合规定的要方便快捷予以办理”,意味着以后平行进口车辆将不再受到小3C认证的限制,上 牌也将不再是件难事。
“国家政策的支持,参与者不断增加,使平行进口车市场出现较快增长。其中,受到小3C跟平行进口相关的政策的鼓励,未来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来,这个市场还会比较热。”王存表示。
不过,平行进口车想要以一己之力来拯救进口车仍非易事。一方面,平行进口车自身发展尚待成熟,仍然受制于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体系的不完善,价格 优势也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也使得整个进口车市场很难“复原”。“宏观经济调整往往对以进口车为主的豪华车影响最显著。”资深汽车 行业分析师颜景辉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 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计划在香港试营运,年底前或启动机场测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