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从未想过有一天,困扰中国品牌持续发展的因素,不再仅仅是技术、品质和创新,也不仅限于合资品牌的八面围剿、四面楚歌,以及消费者不信任的眼光,而是自相残杀,互相诋毁,公关水军一起上,为了一块小小的地盘,撕咬着对方,忘记了出发时的初衷。
近日,在2016中国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直言,最近在中国品牌之间其实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相互诋毁。有一些企业不是把精力和资源投放到 产品、用户或者体系能力上面,而是投到了一些损人不利己的方面。他指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内耗,实在太糟糕。
朱华荣戳破了目前中国品牌之间,尤其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一种恶习——自己人先打自己人,在看到同行发布新产品、新战略之时,便出来说风凉话;在同行出现问题或危机之时,不是守望相助而是落井下石,在各个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群里互黑、互踩也是屡见不鲜。
有人认为这很正常,根源在于中国人的劣根性,惯于窝里斗。就如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所说,“中国人的窝里斗,可是天下闻名的中国人的重要特性。三 个日本人做生意,好,这次是你的,下次是我的。中国人做生意,就显现出中国人的丑陋程度,你卖五十,我卖四十,你卖三十,我卖二十。中国人最拿手的是内 斗。”
但笔者认为,这样的逻辑并不正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正常逻辑难道不是大家共同把蛋糕做大,相互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说,“十三五”期间可能是中国品牌更好的发展时期,有三个理由:一是实力增强,大家都在发展;二是消费者成熟了,对外国品牌的盲目崇拜少了;三是可能有一些品牌淘汰出局,优胜劣汰会更明显。
共同发展,健康竞争才是未来致胜的正途啊。换句话说,即使有竞争,也应该遵循商业规则,光明正大地在研发设计实力、产品颜值品质、用户吸引力等方面比拼个高下,而非在阴暗的地方丢出一朵两朵毒蘑菇,踏着同行摔倒的身影向前走。
最近的例子来自乐视——4月20号乐视“无破界不生态”布会之后,有媒体在朋友圈晒出了一些公关前来“沟通”的图片,询问能否刊登一些内容有些“犀利”的 文章。事后虽然没有挑明是哪家公司请的黑公关,但肯定是同行无疑。贾跃亭无奈地说,“不断被黑的梦想才更值得去实现。黑子越多,越能激励我们执著前行。感 谢黑子。”
如此恶劣商业竞争环境,不仅针对乐视这样有独特商业模式的行业搅局者,在一些传统大型车企间也常有发生。有同行曾透露,曾有一家企业的公关部常找专人策划枪文,目标是“狙击”在同一地域同一细分市场的另一家竞争对手。
按说,企业做到那么大,企业家心中的格局一定超越常人。在中国2000多万辆的整车市场中,只要用心做产品,真心对用户,还愁没有立足之地?非要黑了别人,自己才能过得更好吗?难道不应该把眼光放远,以开放共享的态度面对竞争吗?
看看国外的例子,别的不说,就以宝马、奔驰两家人们眼中的“死对头”为例。在德国赢取世界杯之后,两家的祝福广告遥相呼应——宝马是“敬友谊、为悍将、齐 喝彩”,奔驰则是“共把盏、齐上阵、共进退”;而在诺基亚出售here地图业务之后,也是奔驰、宝马、奥迪三家联手,以190亿元收购了该项业务。
日本车企就更不用说了,不管彼此间竞争多激烈,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是相互搀扶、守望相助。在丰田、本田都工作过的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感叹:“他们尽管竞争,但日方私下里争斗几乎没有。”
在当下中国品牌不那么强大的情况下,中国车企间的合作应是主流,竞争也应避免自相残杀的粗暴互黑。就像宝马与奔驰的海报所说,“再见江湖,相逢亦是对手;旗开得胜,合力所向披靡”。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25款腾势D9重磅上市: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面跃升智驾体验
- 售价33.98万元起!25款腾势D9重磅上市,再立MPV 6大标杆
- 比亚迪“天神之眼”重磅升级!CNOA无图城市领航功能全国开通
- 美媒:美国押注钠离子电池,想摆脱对中国依赖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