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汽车新闻网
在汽车行业整体呈下滑态势时,豪华品牌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达193.7万辆,同比下降4.1%,环比增长5.1%,1-11月累计销量1856.3万辆,同比下降7.9%。
虽然到目前为止整体数据并未公布,但从已知的数据来看,豪华品牌中,多数车企保持大幅增长。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豪华品牌呈集体向上态势,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格局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一线豪华品牌中,宝马(含MINI)不仅11月销量夺冠,而且在1-11月的累计销量,也暂居第一名,领先奔驰1.5万辆。至于奥迪,则与宝马有着3.7万辆的差距;二线豪华品牌中,雷克萨斯以1.93万辆的月销量再度超过凯迪拉克,有望成为二线豪华品牌新的领军者。
宝马保持领先优势
在进入今年之后,宝马就加大了在各细分市场的布局力度,也正因此,宝马在BBA当中的销量最为稳健。数据显示,宝马11月在华销量为68366辆(包含MINI),同比增长12.1%;前11月累计销量为655783辆,同比增长13.6%。
具体车型来看,今年11月中,占品牌销量份额较大的车型仍为宝马5系、宝马X3和宝马3系。其中,宝马5系和3系的销量分别为15,444辆和10,626辆,同比上涨14.5%和同比下滑8.2%。
从今年的累计销量成绩来看,奔驰与宝马的累计销量相差较小,两个豪华品牌将会角逐今年最后的销量冠军。
得益于向年轻消费者的的产品和品牌策略调整,奔驰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11月,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中国市场售出汽车57901辆,再度刷新了历年11月最佳销售记录,并实现了11%的同比增长。2019年1-11月,该品牌在中国累计销量为640933辆,同比增长6.3%。
具体到车型来看,GLC级和C级的表现尤为亮眼,奔驰GLC级销量13372辆,同比增长73.2%,奔驰C级销量13214辆,同比增长20.5%,奔驰E级销量11072辆,同比略有下滑。
11月,奥迪在华销量67402辆,同比增长16.8%;前11月累计销量为618596辆,同比增长3.5%。
具体到车型来看,奥迪A6L销量16559辆,同比增长9.3%,奥迪Q5L销量14100辆,同比激增62.8%。虽然从目前来看奥迪与奔驰、宝马的销量还有不少差距;但是未来随着上汽奥迪投产,奥迪仍是豪华品牌销量冠军最有力争夺者。
雷克萨斯有望突破20万辆
二线豪华品牌方面,雷克萨斯月销量再次超越凯迪拉克。数据显示,11月份雷克萨斯销售新车19325台,同比增长16.5%;今年1-11月更是卖出180239台,同比增长高达21.01%,与凯迪拉克之间的差距缩短至1.5万辆左右。
尽管雷克萨斯此前陷入了加价和涨价风波,但这未能抵消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按照当前的销量走势,雷克萨斯很有希望实现销量破20万辆的成绩。
作为唯一一个不国产且能保持高速增长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由于其扎实的产品功底,另一方则源于其独特的品牌调性。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消费者往往更青睐于那些可以满足其差异化需求的产品。而这样的变化,从销量暴涨的沃尔沃身上,同样可以看出来。
数据显示,沃尔沃11月销量达到了14502辆,同比大增26.7%;前11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6.3%,达到了13805辆,已经超过了2018全年销量。
从强调安全,到化身“驾控狂人”、再到“中国暖男”。沃尔沃过去几年风格不断变化,而这则是其针对中国年轻消费者所做出的改变。
相较于走差异化路线的雷克萨斯和沃尔沃,主打后驱车型的凯迪拉克则成为了为数不多销量下滑的豪华品牌。11月,凯迪拉克在华销量仅为1.68万辆,同比大降20%;1-11月累计销量为19.48万辆,同比下滑5.76%。
随着消费升级的影响越来越深,消费者在购车时考虑的不仅是产品力,还会挑选那些与自身人设相契合的品牌,而像雷克萨斯,沃尔沃这些最早坚持差异化路线的品牌无疑将获得更多机会。
(责编:郝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 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计划在香港试营运,年底前或启动机场测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