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商报网
“坐上了过山车”用来形容今年的车险市场最为合适。一季度曾打破四年盈利周期、跌落财险业承保利润率头把交椅,但二三季度却一扫阴霾,重现盈利。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前三季度车险承保利润大增,增幅超三倍。不过,在新车销量放缓的背景下,车险市场发展似乎遇到了“天花板”,保费微增的局面恐难改变。为了寻找拉动业务增长的新引擎,越来越多的财产险公司押宝非车险。
连续两季承保盈利
今年一季度,车险业务上交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综合成本率突破100%大关、连续4年的盈利周期被彻底打破,车险承保亏损0.62亿元,同比减少20.50亿元,下降了103.14%。
就在市场感叹年均保费数千亿规模的车险业务风光不再之时,贡献国内财险业七成保费的车险又重现了曙光,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承保盈利。数据显示,今年二、三季度,车险实现承保盈利30.04亿元、55.99亿元。
不过,即便是连续两季承保盈利,保费收入持续放缓成大势所趋。另一组数据便显示,前三季度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914.92亿元,仅同比增长3.98%,产险业务占比下滑至68.32%。2018年,车险保费增速跌至4.2%。
如此来看,车险市场中依赖新车销量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已成过去。对此,中国精算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副主任陈辉分析称,今年前三季度,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1478.2万辆,同比下降8.6%,而车险保费与新车销量呈现强正相关。同时,商业车险改革持续深化,以及中国经济大环境承压,也是影响车险保费增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多项政策倒逼费用“阳光化”
对于车险承保利润的止跌回升,有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车险承保净利的产生,离不开监管部门在前端通过出台多项政策围堵及后端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
此前,车险市场存通过虚列其他费用套取手续费、公司向中介机构承诺支付高于报批水平的手续费率但不及时入账等现象比较常见。
去年8月起,“报行合一”正式实施,明确要求财险公司报送给银保监会的手续费用必须与实际执行的政策保持一致;今年1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圈定了财险公司经营车险的八大禁令;2月,银保监会向各地银保监局下发《关于近期车险市场监管有关情况的函》,指出各地银保监局依法严肃查处车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据《关于2019年前3季度车险市场监管有关情况的函》显示,在叫停车险业务方面,前三季度,18家银保监局累计对87家保险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对126个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累计罚款超过2000万元,例如黑龙江受处罚机构达18个,累计罚款超过600万元,处罚责任人24个。
而重罚之下成效明显,车险综合费用率呈现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1-3季度,全国车险综合费用率分别为40.12%、39.17%、38.04%,分别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下降1.64个百分点、下降5.10个百分点。同时,业务及管理费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2019年7-9月,车险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2%,反映出虚列费用问题有所好转。受其影响,产险公司整体综合成本率也呈现下降,前三季度为99.52%,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不过,监管提醒称,费用延迟入账等情况仍存在。当前各家公司仍不同程度存在费用延迟入账的情况,因此相关费用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真实的费用水平。此外还出现了一些通过理赔虚列费用、套取费用的苗头。
此外,银保监会还明确了下一步监管工作,指出对于顶风作案、多个地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公司,在目前停止地级市机构使用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的基础上,可将采取监管措施的范围扩大到省级机构。
不破不立告别“三七”格局
如今,已有业内人士将车险看作是红海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利润也愈加难得。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66家经营车险的产险公司中,只有20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前9名公司占据了77.6%的车险市场业务。
不过,从目前来看,财险公司似乎找到了另外一条出路,即弱化车险,强化非车险。
例如,从人保财险近日公布的业务结构优化目标来看,车险占40%,非车险将达到60%左右。中国人保董事长缪建民表示,在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推出后,传统的商业车险也面临被颠覆的风险,从长期来看,财险公司严重依赖车险的模式是危险的。
而在前三季度,人保财险车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891.74亿元,仅同比增长2%,车险业务在总保费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3%降至57%,而非车险业务占比增至43%,其中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02.04亿元、219.31亿元、180.47亿元,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8.4%、28.9%、128.2%。
而平安财险前三季度车险保费收入1386.83亿元,同比增长6.3%,而非车险及意健险业务同比增长14.9%,在总保费中的占比增至30%。
有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在汽车行业增长低迷的情况下,车险保费增速也相对降低,同时车险盈利水平也相对欠佳。而相比车险,非车险业务内容丰富,加之大公司体量较大,具备人才、资源、品牌等优势,非车险业务更容易形成较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此外,非车险的发展也让险企的整个财产险业务结构更加均衡,有利于分散结构性风险。
(责编:郝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