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月召回7.59万辆 起亚“旧伤未愈”再召回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10月发布的召回公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经过汇总、统计,整理出“2019年10月国内乘用车召回榜单”。10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5个品牌累计发布6起公告,共计召回汽车75900辆,同比下降90.50%,环比下降87.43%。
整体来看,10月,国内乘用车召回数量快速回落至历史低点。其中,因“机油升高”问题未妥善解决,起亚再次召回69324辆KX5汽车,使得韩系车成为10月召回“冠军”,占比91.34%;德系4品牌召回汽车5909辆,占比7.79%;日系召回667辆,占比0.88%。
机油升高、动力下降 起亚KX5“旧伤未愈”
具体来看,此次召回的69324辆起亚KX5,是对去年11月召回车辆的二次召回。去年11月,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召回68567辆搭载GAMMA 1.6T-GDI发动机的KX5汽车,召回原因在于“机油升高”。
而此次召回,则是在抑制机油液面增高的同时,消除上次召回带来的动力性下降问题。论坛中,有不少车主表示“自从去年底召回升级后,车辆就出现起步顿挫,油耗增高、动力减弱”的问题,并期待再次召回。
对此,东风悦达起亚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有温控阀的发动机上水管,并升级ECU程序;同时,还将对此问题造成的发动机故障进行终身免费质量保修。
无独有偶,8月,400377辆现代全新途胜也因相同“遭遇”而被再度实施召回。起亚KX5与现代全新途胜这对“兄弟”车型,能否通过二次召回彻底恢复“健康”,还需继续观察。
安全气囊隐患频现 供应商成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10月,“高田气囊”虽未“现身”,但仍有3起与安全气囊相关的召回事件,共计召回汽车2103辆。
其中,保时捷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电源线路的电容可能出现故障,造成电源线路中形成电压波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预紧器意外展开或启动;也可能导致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预紧器被停用,从而增加车辆发生事故或人员受伤的风险。当月,保时捷召回2083辆911、Boxster、Cayman、Panamera。
奔驰则有13辆进口SL级汽车由于供应商生产偏差,副驾驶安全气囊气袋的缝纫不满足要求。如果发生触发副驾驶安全气囊弹出的碰撞时,安全气囊气袋可能在接缝处出现撕裂,安全气囊的保护功能会受到影响,增加乘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另有7辆奔驰S级汽车的A柱、B柱和C柱饰板,固定螺栓扭矩可能不满足要求。如果车辆发生触发侧安全气帘的碰撞,未按要求装配的饰板可能与车身分离并进入到乘员舱,由此增加车上人员受伤风险;并可能导致侧安全气帘无法按预期方式为乘员提供保护,存在安全隐患。
新能源车事故频发 进一步加强召回管理
此外,10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还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规定新能源汽车发生冒烟、起火事故的,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如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报告事故基本信息。
生产者在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发生后,应主动排查同型号、同批次或使用同样零部件的车辆,是否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新能源汽车因车辆失控或意外加速等导致交通事故的,生产者也需参照上述要求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报告。同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将根据生产者事故信息报告情况,组织专家开展车辆火灾事故深度调查与分析、缺陷风险评估与判定等工作。
在业界看来,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愈发引发监管机构重视,从而完善相应召回措施、进一步加强监管。
(责编:肖蒙蒙)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