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9月25日讯)据彭博社援消息人士报道,沃伦•巴菲特支持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
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可以降低电力损耗,提高电动汽车的可靠性,但产量有限。尽管全球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实现电动化的未来,但只有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和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 Corp。)等少数几家科技公司拥有制造IGBT的技术。比亚迪是中国唯一一家独立生产IGBT的汽车制造商。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预测,受亚洲对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需求的推动,预计IGBT市场在2019年至2024年间将增长近一倍,达到85.5亿美元。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 Co。)估计,IGBT占电动汽车电子控制部门成本的41%,相当于每辆车450美元左右。
IGBT业务的分拆并不是比亚迪正在进行的唯一一笔交易。该公司还将汽车电池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并将于2022年底前上市。
比亚迪发言人说,公司目前没有任何信息需要披露。
不过,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可能会给电动汽车相关IPO的前景蒙上阴影。在政府削减补贴后,7月份中国电动汽车的总销量首次出现了下滑。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6万辆,环比下降12.5%,同比下降12.9%。8月份电动汽车销量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汽车(NIO Inc。)本周二销量跌至创纪录低点。根据两位分析师的平均估计,蔚来汽车第二季度将再亏损26亿元(约合3.69亿美元),约合每天亏损400万美元。这将使这家由科技巨头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支持的公司自2014年创立以来,累计亏损达到约57亿美元。蔚来汽车的亏损远远超过预期,这使得分析师公开质疑该公司能否生存下去。
由于中国汽车需求萎缩,比亚迪股票今年在香港的跌幅超过20%。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是这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的最大持有者,持有25%的股份。
比亚迪最初是一家手机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生产领域,2005又进入IGBT开发领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比亚迪累计申请IGBT相关专利175件,其中授权专利114件。目前,比亚迪拥有国内首个汽车IGBT打造链条,包括IGBT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模块封装等部分,还有仿真测试以及整车测试。据悉,比亚迪IGBT目前产能能够达到10万片/月,年供应新能源汽车可达120万辆。
去年12月接受采访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该公司已开始向其他公司供应IGBT芯片,这一业务的利润高于汽车销售本身。比亚迪表示,去年IGBT的需求如此之高,以至于汽车制造商不得不等待长达52周的交货时间,大约是平常的4倍。(张晶)
(责编:肖蒙蒙)
- 上汽大众与华为终端签约,“尚界”真的要来了!?
- 方程豹豹5智驾版上市,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及华为“乾崑智驾”两大高阶智驾系统
- 比亚迪华为联合发布豹5智驾版上市,方程豹开启全民智能硬派新时代
- 李彦宏:百度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今年至关重要
- 国际市场高歌猛进!比亚迪在巴西、墨西哥等国荣膺纯电和插混销冠
- 加配不加价,智驾“卷”出新高度!宋L EV智驾版18.98万元起
- 特斯拉股价大跌6%!分析称受比亚迪智驾战略影响,而马斯克多线作战分散精力
- 李彦宏:自动驾驶比人开车安全十倍,萝卜快跑出险率仅为人类1/14
- 强汉智驾完全进化!汉家族智驾版售价16.88万元起,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 唐DM-i智驾版上市:标配高阶智驾,售价17.98万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