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和市场发展的风云20年,这之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是一次助推,将中国的汽车产业推向一个又一个制高点。
20年,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并不长,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在这段时间里自主品牌崛起,依托国内市场庞大的体量迅速成长,但是随着国内车市增速放缓,海外市场这条支线也被摆上了台面。
出海之路壮阔却也波澜
虽然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中国车企的出口之路却很早就在进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尤其中国加入WTO为重要契机,以江淮、奇瑞、长城等车企为首开启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随后包括长安、力帆、华泰、华晨等也纷纷走出国门。
凭借低廉的价格优势迅速打入拉美、非洲、中东等国家的市场,2001年至2006年我国整车出口增速高达100%,2012年首次突破100万辆。
听上去中国车企的海外之路似乎是风和日丽,顺风顺水,但实际上却暗流涌动。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衰退,需求规模萎缩,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当时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在2009年的出口量骤减,同比减少44.7%;
此后,中国车企选中了毗邻中东且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北非地区,但不久后,以埃及为首的北非等国恶意提高汽车认证标准,使得中国汽车难以达标,不得不转战其他市场;2009年,包括奇瑞汽车在内的中国汽车企业转攻南美市场。
数据显示,巴西从2009年整车出口目的国排名第17位跃居2010年的第6位,2011年,巴西正式成为我国整车出口第一大国。
2014年,奇瑞巴西工厂宣布落成。奇瑞是在巴西投资建厂的第一家中国乘用车企业,而奇瑞新工厂建成仅一年多后,受巴西车市下滑的影响,该工厂就被曝出利用率仅10%。据报道,2015年奇瑞在巴西的总产量大约为5000辆,而该工厂的年产能为5万辆。
早在2010年,中国汽车也因价格战泛滥被俄罗斯当局施加“禁入令”,导致多家经营中国汽车的公司倒闭;2014年卢布暴跌,也让吉利、长城等在俄罗斯市场的车企损失惨重。。。
当烽火再起时,各有各的妙计
虽然以上事件的确只是中国车企海外发展碰壁的冰山一角,但也并不代表他们就此偃旗息鼓,尤其当中国品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时,“走出去”也成了中国车企必须也必然去践行的目标。
早年中国车企在海外的经营模式主要还是靠贸易型出口,虽然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销量,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长远的经营模式,就很容易出现瓶颈期,不但不会为车企带来实质性的效益,还无法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和扎根市场的能力。
奇瑞是最早布局海外市场的中国车企,也是唯一一个连续14年蝉联中国汽车企业出口量第一的自主品牌,它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也创造了自己成功的一面。
奇瑞最早是向中东国家叙利亚出口整车,但随着后期市场的扩大,奇瑞与伊朗零配件生产商SKT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车企第一个海外工厂。
目前,奇瑞汽车已经出口到了包括中东、南美、南北非、东南亚等重点市场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巴西、埃及、叙利亚、伊朗等国家建立了17个海外组装厂,同时在海外拥有上百家销售渠道。
除了合资建厂、合作销售等方式以外,奇瑞还通过海外实业投资的方式投资、控股等与零部件公司、经销商、政府单位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关系。
作为国内SUV的巨头,长城也在今年迎来了它的全球化战略元年。发展策略上长城与奇瑞较类似,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等国成立子公司,在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韩国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构建了以保定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研发布局。
在开发产品方面,长城汽车结合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产品适应性开发,在产品开发之初,便考虑各个国家的环境特点和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研究和生产。销售网络方面在一二线城市进行重点规划,实现1+N的多形态网络布局,覆盖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以及中东、非洲、南美亚等市场。
另一个同样重量级的车企—吉利,则采用了不一样的全球化策略。吉利通过并购和成立技术合资公司等,实现本土化的研发和布局。
2017年,吉利入股宝腾、收购路特斯;
2018年入股戴姆勒、沃尔沃集团;
2019年吉利联合戴姆勒合资运营smart及出行业务。
这些行为都让吉利从东南亚到欧洲都有了足够的影响力。
同时,吉利还在全球建立设计和研发中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吉利随后的产品提供了足够的延展性与丰富性。
海外是稻草,但还不能救命
2018年,汽车出口104.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8%;2019年1-7月,汽车出口56.9万辆,比同期下降6.3%,乘用车出口38.8万辆,比同期下降12.4%;商用车出口18万辆,比同期增长10.5%。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中国车企都不能单纯依靠海外市场来养活自己,但海外发展是中国车企寻求下一步发展,获取利润增长点的必由之路,并非在于追逐短期利润,而是一个长期渐进和布局的进程。
在“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引导和车企自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下,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前景更加明朗,但国际市场远比想象中复杂,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大型车企的竞争等因素都是需要长时间的考量,我国车企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进入市场时机进行战略选择,以本国市场为依托实现企业国际化发展。
(转自:车市红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1%和11.7%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6%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