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销量不足3万辆的重庆比速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比速汽车”),在遭遇停产和经销商维权风波之后,依然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但困难重重。
比速汽车在2018年上半年宣布投资120亿元在四川南充建造生产基地,然而,比速汽车以及其母公司重庆银翔实业集团(下称“银翔集团”)当前都遇到严峻的挑战。银翔集团旗下车企北汽银翔深陷资金难题、经销商维权不断,停产、停工问题自去年7月爆出之后,至今仍然未有完整的解决方案浮出。而比速汽车因为系列原因而导致部分股权在去年年底被重庆和安徽芜湖法院冻结,冻结期为3年。
120亿投资进展如何
目前,比速汽车计划投资120亿的南充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如何?
启信宝资料显示,比速汽车位于四川南充的项目注册公司名为“四川比速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日期为2017年10月16日,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地址位于南充市嘉陵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比速汽车南充基地于2018年4月26日正式开工。据当地相关部门公示的环评信息,该基地分两期建设完成,目前的一期工厂投资69.897亿,项目设计期17个月,土建施工14个月,设备安装试期3个月,预计于2019年12月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达到设计规模。
与比速汽车位于重庆合川的基地不同,四川南充基地将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以及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不过,记者查阅比速汽车网站后发现,其所显示的在售车型中,并没有新能源汽车。比速汽车高层表示将在2018年推出一款新能源车。然而,2018年,在北汽银翔陷入困境的同时,比速汽车也遭遇停产,其网站资讯自2018年6月13日之后再无更新。第一财经记者去年曾探访过位于重庆合川区的比速和北汽银翔的生产基地,证实了该公司停产的现实。
这家自2015年才成立的汽车公司,在技术上并无太多积淀,其传统汽车依靠低价在三四五线市场艰难求生,未来将如何推进南充项目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30万产能”的豪言?
带着上述种种疑问,记者来到比速南充基地一探究竟。
5月29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位于南充市嘉陵区花园乡的比速汽车基地时,发现该基地外围的公路正在平整中,现场有少量挖掘机正在施工。随记者前往现场的本地司机告诉记者,比速南充的项目所在地之前基本上都是山,当地政府在引入该项目后,曾花了很大力气进行挖山、搬山的工作。
当记者顺着花园大道从缓坡进入基地建设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仍然是一片泥泞。现场宣传栏上一张斑驳的比速汽车南充制造基地项目的施工现场平面图显示,该项目规划有新能源试制车间、研发中心、试制车辆停车区、车辆发运区以及核心部品制造区。一期整车制造项目包含冲焊联合厂房、涂装综合厂房、装配综合厂房等四大工艺厂房,而核心部品制造区将承担起年产量22万套核心零部件的任务。
不过,眼前的场景与规划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座浅灰色的厂房,钢构结构架设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但尚未看到有设备进场,场外空地上,散落着零星的板材和建筑垃圾。整个场内场外大约有20余人在施工,现场显得十分的安静。在厂房对面临时搭建的板房中,记者见到一位施工方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目前可见的厂房为总装车间,估计会在今年年底前完工,其余包括核心零部件生产以及研发中心等项目处于刚做好地平和基本的打桩,地面建筑尚处于起步的阶段。
汽车的制造包括四大工艺,冲压、涂装、焊装以及总装,假如年底前仅有总装车间能够建成,其余工厂还处于建设之中,要保证投产的时间节点只有一个办法,车辆在重庆比速工厂完工后运输至此地进行总装,这样的方式此前也有车企曾短暂操作过。不过,虽然重庆合川距离南充不足200公里,但无疑会增加成本,况且比速重庆工厂基本上尚未复工。
投资的钱何处来
嘉陵区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20亿投资”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分阶段投入。比速南充一期工厂投资为69.897亿。
记者了解到,南充当地政府负责了外围的所有基建以及常规的“7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工作,而目前比速南充工厂已落成和在建项目的投入预计会低于此前公布的投入。
对于一家整车制造厂来说,工厂建设的只是投资里的一部分,而后续的设备等投入也占有很大比重,虽然目前比速南充项目总装工厂已初步落成,但要完成其余三大工艺工厂的建设,以及研发、零部件配套,仍然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
而比速汽车部分股权分别被安徽芜湖、重庆两地法院冻结外。此外,比速汽车母公司银翔集团旗下北汽银翔大量股权也被法院冻结,次数多达十次,锁定期为3年。在此背景下,比速汽车南充项目如果因为资金问题无法推进,政府是否会给予帮扶?
南充市嘉陵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充比速汽车项目是南充市上下都十分看重的项目,一方面,因为南充最近几年一直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园的建设;另一方面,南充市嘉陵区在比速和吉利进驻之前,并没有工业。“所以,当时我们听说银翔有外扩基地的想法,十分重视,并火速启动了招商谈判。”这位负责人回顾。
2017年4月6日,重庆银翔集团年产30万辆整车项目在蓉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随后,比速新能源基地落户南充。“当时签约时,这家公司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庆银翔旗下拥有比速以及幻速两大品牌,2017年,比速汽车销量暴增1116.09%。而幻速2016年累计销量更是超过了26.68万辆,2017年虽然稍有下滑,但销量依然可观。
然而,比速汽车南充项目于2018年4月开建后不久,网上关于重庆银翔以及比速汽车停产的消息开始发酵。“我们当时看到消息后,马上跑去调研,和他们的负责人会面,了解到他们还是很有决心和信心的。”该人士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了解到,比速汽车因为“高温假”的原因而停产。当记者表示,高温假之后该工厂依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工时,上述工作人员认为,从目前来看,南充工厂的建设基本上还是和当初的项目节点向吻合的,政府方面也会督促和把控项目进度。
当记者问及如果后期不能达产怎么办时,上述招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政府也制定了企业退出管理办法,据其提供给记者的《嘉陵工业集中区工业企业退出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对于出现未按合同进场开工建设、建成停产、建设周期超出合同约定周期等在内的情况,应当作出退出处理。
“站在我们的立场,肯定还是会尽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该人士补充道,但是他也表示,解决问题不等于政府会投入资金,会在其余方面加大支持。
新能源项目何以为继
对于比速汽车乃至重庆银翔集团来说,在资金紧张和部分工厂停产的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个依赖于模仿和山寨的企业,在市场中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竞争力,如何避免在市场变冷后被淘汰出局?
银翔集团最初是依靠摩托车制造起家,并在瞄准机会实现与北汽联姻。不过,北汽方面此前明确表示,北汽集团在北汽银翔旗下幻速品牌中的26%的股份是“干股”,没有实际资金注入,仅是品牌挂名。
北汽银翔成立9年来,虽然对外宣传是北汽为银翔提供技术、配套产品等,但实际的生产到经营,北汽银翔基本上都是独立于北汽运营,只不过北汽集团每年会按照股比从银翔分走利润。
而比速汽车则是银翔在北汽幻速体系之外打造的一个独立品牌。虽然股权上独立,但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从车型到技术到零部件供应,这两个品牌事实上都是“共享”的,不同之处在外观等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比速汽车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密集推出了T3、M3以及T5等三款车型的原因。
对于汽车这样一个靠技术和规模优势制胜的产业来说,投机难以走远。最近两年,包括力帆、华泰、众泰等多个此前野蛮生产的品牌销量都一落千丈,经销商维权声四起。而在2018年初甚至更早,银翔集团内部的资金就开始出现问题。
“或许这也是其加快新能源布局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传统汽车做不下去,新能源之前有高额的补贴,可以暂时让企业‘续命’。前几年,地方政府在招商中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积极和主动,除了税收优惠、土地优惠之外,还包括采购倾斜或者以各种项目基金的名义进行的资金补贴。”
该人士表示,与乘用车产品相比,新能源商用车技术难度更低,之前很多小企业都是买零部件“拼凑”,只要数据上能够达到标准,能拿到补贴,能够获得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的订单,整个闭环就算完成。正因此,此前国家严查的新能源“骗补”的情况,几乎都发生在商用车领域。
不过,上述嘉陵区招商局相关人士多次对记者强调,“在招商过程中,没有给予企业更多政策之外的优惠,更没有出资。”不过他也认可,对于当地的制造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如果相关部门有采购需求,肯定是优先采购本地企业的产品。
事实上,以投资换市场是业内普遍的做法。不过,业内一方面对比速汽车新能源制造实力以及资金方面皆存有疑问。此外,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比亚迪、上汽等主流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制造商都遇到挑战,而宇通、中通等主流新能源商用车生产企业的利润也都出现大幅下滑,对于比速这样一家风雨飘摇的企业来说,即便是项目投产,将如何赢得市场?
有消息称,北汽正在计划重组北汽银翔,重组后成为北汽银翔大股东并进行操盘。不过,目前作为银翔集团的独立品牌,比速是否会被纳入?是否会涉及南充基地?能否改变目前整个银翔系的艰难处境?记者就此试图向北汽集团寻求答案,但对方表示目前暂不方便回应。
(责编:肖蒙蒙)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年销量10多年来首降 今年指望新车型
- 开启泛越野新纪元 探索生活无限可能 坦克500 Hi4-Z正式上市 售价36.38万元
- 比亚迪30亿教育慈善基金启动,推动中国科教进步
- 25款腾势D9重磅上市: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面跃升智驾体验
- 售价33.98万元起!25款腾势D9重磅上市,再立MPV 6大标杆
- 比亚迪“天神之眼”重磅升级!CNOA无图城市领航功能全国开通
- 美媒:美国押注钠离子电池,想摆脱对中国依赖
- 长安汽车前瞻布局再深化:5年200亿竞速低空经济
- 日媒称本田和日产将开始进行合并谈判,应对电动车竞争
- 比亚迪海豹获评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 中国品牌首次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