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把握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

2019年4月16日-18日,备受瞩目的2019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新、开放、绿色——聚焦汽车产业变革与机遇”。本次论坛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11个主题论坛和2个同期活动组成。其中,在4月17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了题为“把握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的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

今天论坛主题是“创新、开放、绿色”,它就代表着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从去年新能源汽车进展情况看,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总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辆。中国的销量在125.6万辆,大概占我们新车销售4.4%。截至2018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9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3%。应该说中国为节能减碳、为全球气候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从新能源汽车结构来看,290万辆车当中乘用车占了75%,乘用车当中纯电动又占了76%。公交客车占了17.5%,其中纯电动占了不到85%,货车基本上都是纯电动汽车。回顾我们在2012年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目标,也就是到2015年保有量到50万辆,到2020年产销量500万辆,现在大家越来越有信心了,尽管今年财政补贴有所退坡,但是昨天到车展上看了一下,全世界各地包括汽车厂商都推出了新的车型,我们产业已经为补贴退坡后做了准备,开发的车型也面临未来、面向市场,更多的是未来更多的乡村振兴。所以这个规划的实施,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去年全国政协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的发展专门召开了一次“双周会”,经过了系列的调研,各委员都参加,由汪洋同志来主持。大家共同认为在政府的积极作为、支撑引领、巨大市场范围、商业模式下,我们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正在处于由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我们的产业体系已经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也引领和加速了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过程。

为顺应“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叠加的融合大势,我们积极的建议相关的部门要及时起动制定新能源新产业发展规划。汪洋主席在总结的时候提出要继续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扶持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与鼓励探索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所以我想今天就以把握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谈五点看法。

第一,应该坚持好我们发展的战略。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从本世纪初开始已经近二十年了,我们的初衷就是优化能源结构和降低大气污染。我们的能源结构当中石油对外的依存度一直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65%。这是2013年的一张中国排放分布图,大家可以看到我们45度线往下,基本上全是工业集聚地区、发达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展的能源结构调整,从2018年可再生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超过了40%。包括我们62.2%的煤发电,它的排放也在不断下降。

能源结构的调整首先作用在产业上,作用在城市结构中,固定排放大幅度下降,相对2017年固定排放源下降明显。由于总量排放下降,产生了新的问题,移动排放源增加了,比例反而提高了。它在北京的移动排放源已经从2013年31%转化到2017年的45%。前天问了一下上海的环保局长,这个结构也差不多,上海除了移动能源这一块还有船,北京没有,北京车比较多。

为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开始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从奥运的示范和世博的示范,从城市公交到出租车,再从2012年的私人用车,分时租赁、网约车、综合出行服务以及相应的物流区域出行。现在看到公交和社会车辆的服务已经逐步发展起来。比如说深圳市实现了城市公交的出租化,北京、上海、杭州都在加快公交出租和共享汽车的电动化发展趋势。

所以涉及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会一二三一起上,也不会一二三一起停。可能我们将来就会在最需要、最紧迫和市场需求最大的车型上进行,也就是说分区域、分车型、分场景。比如说机场、港口这些,率先实现新能源汽车化。

我们的产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相对有序的竞争,从2018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乘用车前五名大概占了整个销售的58%,客车的前五名占了63%。而我们的动力电池前五名占了动力电池产业的73.8%,产业集中度也走到了一个相应的范畴。

第二,着力科技创新。很多国家在问的时候、交谈的时候大家会问什么叫新能源汽车?国外老是说电动汽车或者叫燃料电池汽车,或者叫混合动力汽车。而新能源汽车就是涵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

自从2001年我们国家启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的时候,就明确了以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为“三纵”,动力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为“三横”的核心发展技术路线,以及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研发。到了2010年我们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对于混合动力的要求,同时把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纳入到智能化动力控制的系统,保留了“三纵三横”的结构。

从近几年的形势看,我们国家动力电池的质量不断的提高。它体现在单体的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上面,我们原来预计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大概比能量达到300瓦时每公斤,而它的价格应该在一块钱左右,我们系统的能力提高也比较快,现在已经基本上达了140、150以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乘用车能量密度看起来大概能够有80%满足三百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近年来也在着重解决纯电动车应用越来越往北方,极寒环境下电动汽车的安全度和对于温度的反映已经提上了日程。

去年实现了极寒地区零下二十度到零下三十度地区仍然使用电动汽车行驶的过程。驱动电机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和我们传统汽车相适应、相近的组装形式保证了高质量和高功率密度的发展,现在功率密度达到了每公斤4000瓦左右的比功率。另外主要的方向就是随着动力系统的发展,在电力电子方面,我们国家过去的芯片产业,现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去年以来750伏到1200伏的IGBT以及SIC MOSFET1200V/IOA以及碳化硅控制器,这样效率会进一步提高,重量也会进一步减轻。

所以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加强高效率驱动系统、能量回馈技术和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主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电子芯片和器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是当前整个市场十分关心的,车展上大概所有的企业都展示了他们在智能网联方面的工作,为自动驾驶而准备。网联也好,驾驶也好,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安全、绿色、便捷、高效,这是我们研究智能驾驶的目标。包括整车联网、外界互联、车路联网、车路网以及能源的互联。

它随着自动驾驶的程度在不断提升,在这里我们即将推出的第五代自动驾驶技术,将真正实现V2X,实现车与车、车与网、车与基础设施、车与道路以及未来车与能源网的互联,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智能化发展方向,也就是安全、绿色、便捷和高效。

促进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需要跨界融合,尤其是在智能化的方向,它是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的技术上面大的融合。所以从起始我们就启动了自动驾驶的平台,以百度的阿波罗系统为核心,联合了相关的两百多个企业,启动了一百多个相关项目来推动自动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主研发的雷达探测器以及基于北斗的高清地图都已经开始上线进入实施的范畴。很多汽车搭载了这类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快、占有量越来越大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研究内燃机产业发展的方向,我们一致认为在中国大交通、大客运、大海运、大工程的前提下,大功率的内燃机仍然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对于乘用车方面内燃机汽车一直在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油耗法规、更加严苛的排放标准。董扬先生说了我们国六排放标准是世界上最严的标准,和更加严格的检查规范。

怎么样拉动乘用车和商用车的范畴当中内燃机的转型升级,这一直是大家关心和问题。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它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做成推动内燃机和电驱动技术的集成。比如说这是一个产品,它在内燃机这一侧采用了阿特金森的发动机,在电驱动这一侧又采用串并联、混联、增程双电机EDU和控制系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构下面,我们内然机可以保持在稳态、高效、低排放的状态下工作。而动态回馈都可以由电机实现,这种机电一体化的集成,有利于推广我们多年来投入在内燃机方面的稀薄燃烧、均质压燃、串并混联和智能控制等创新技术。

大家可以设想,在未来驾驶的汽车能够知道路况,它就能设计最合适未来发展的能源动力需求,这样我们的内燃机就作为一个稳定的电能供应方,解除人们的里程忧虑,又充分推动着内燃机的快速发展。同样燃料电池仍然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已经形成了几大能够研发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企业,如新源动力、亿华通等企业。当前我们要突破膜电极、空压机和储氢罐。在这个技术路线上燃料电池起到了动力保证的作用,而且这样的结构下面,内燃机可以保持在它最佳的工作状态,能够延长它的寿命,同时提高它的效率。

内燃机汽车的示范从奥运会到世博会,形成了适应的发展方向。有些朋友问今后燃料电池定位在什么地方?去年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得出来作为远程公交、上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这些交通方式,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驶里程、加注时间短的特点,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选择。而且可以用比较小的燃料电池加上蓄电池就可以满足整天运行的需求,和一直到长途的运输,当你没有时间加油、没有时间充电的时候,也许内燃机就是最好的选择,在这些已经逐渐找到了它的定位。

同时燃料电池也可以用于船上运输、水下深海的操作范畴。这里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截至2018年底中国燃料电池车销量将近2000辆,我们运行加氢站有15座,在建20多座,逐渐形成北京、上海、山东以及武汉以及广东的示范,未来燃料电池发展趋势就是逐步推广趋势,可能会以一些特定区域为主,因为燃料电池的发展它同时需要制氢、储氢、运氢、加注以及运行的需求,它一定会在一些区域形成网状来逐渐的扩散。

也就是说新时代、新一阶段燃料电池的发展可能会是一些特点区域为主,来逐渐形成系统推广发展。

第三,完善基础设施。应该说去年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去年全国充电设施累计达到75万台,新建了29万台,同比增长了40.4%。当前需要攻克的难关就是已经建成的小区里如何添加充电桩。去年进行了一个调研,发现我们国家的规则是电网的接入是在小区之外。安装充电桩需要三者都具有积极性,现在用户省了电钱,电网收了电费,但是小区建完了之后没有得到利益,所以这里就有阻力,我建议陆区长研究一下怎么样已建成小区中,如何能够更好、更快适合各方利益建立充电设施。

最近有几个试点我看了一下,有些地方允许小区收合理的充电费,但是要维护充电桩,也有的地方充电费按两档收,电网按照一档收费,中间的空间留给小区,这样大家都能够相得益彰,只有社会利益平衡了,这种普及、适用的充电设施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我想说的是电动化、智能化的进程当中,要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发展为移动储能终端,并且与能源网双向互动,电动汽车在驾驶的时候可以自动充电,停放的时候可以作为电网的补峰储能设施。大家想一想汽车一天也就开两个小时左右,有二十多个小时停在某个地方,这种情况下,每个充电桩不仅可以充电,也可以卖电,这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能够推动能源消费的变革,而能源生产变革又能促进新能源汽车全运行周期的零排放。

我们预估从2010年以后大规模推广,大概第一批电池在今年或者明年要进入退潮。于是动力电池的回收循环体系成为近五年来一直研究的对象。经过将近五年的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电池生产、退役、回收再利用,退役以后可以作为储能电池来应用,它也至少可以用八年,这样双周期的寿命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同时储能电池又便于有序的收集,也为后续材料回收、循环再利用打下很好的基础。

工信部逐渐颁布了建立这条体系的设想、规划以及相关文件。中国的动力电池退役再利用和资源回收将逐步建设起来,这也是全世界关心的问题。在这些下面完善基础体系、加强检测能力的建设,仍然是产业发展的保障。目前已经有120多项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下一步重点要放在氢能源的生产利用、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个标准也会逐步建立起来。

第四,优化政策措施。我们一致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之所以补助新能源汽车,从补助政策当天开始,我们就预测补助一定会有时间,一定会退出。我们随着补助的启动、增长、退坡。从2018年开始就逐步退坡。但是退坡目标是建立稳步长期的激励措施,长期的激励措施我们已经看到有未来的碳交易。这样的情况下追求有序、保持了技术标准上线不变,而补助门槛有所提高,在能量密度、能耗指标、续驶里程上适度倾斜,取消地方车补、转为重点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建设,电池已经不是一个电池包了,电池已经嵌入整个车身当中,这样对电池的能量密度需要重新的定义、重新的研究。

除了政策的连续性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到非财税措施的推动作用。比如说应对大气雾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务院2018年发布了这一办法之后,各地先后推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我们统计现在二十多个城市出台具体措施,这也是我们今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海南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的实验区,已经颁布了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明确到2030年全岛新增汽车实现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从这个又一次证明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一些相应的车型、先行发展地区、雾霾严重地区,率先实现汽车新能源化。共享化仍然是汽车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所创。从分时租赁、网约车、综合出行服务,我们汽车的商业模式向着产品服务、充电、运营多环节的组合再转变,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模式。

最近我们看到在世界上宝马和奔驰合作来搞分时租赁汽车,我们也看到国内的一些企业,比如说T3在启动筹划他们的公共出行服务。我们看到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像滴滴、神州,在他们的平台上推广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我想这就是我们企业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所关注的新的运行模式。

最后我谈一下扩大开放合作。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开放创新,从我们研发新能源汽车开始的初衷,在科技创新方面近二十年我们在基础研究、技术标准、示范运行、市场推广当中积极参与和牵头组织了一批多边和双边的重大科技合作项目,比如说我们在多边合作上有世界清洁能源部长会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到2030年占比30%的挑战赛,我们还有国际氢能源合作的规划,有国际能源署的先进燃料电池技术,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重点也是放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当中。

在产业发展,我们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融入了世界,世界的产品也活跃在中国。去年国际品牌在中国推广的前五名分别是宝马、特斯拉、大众、尼桑和GM。同时中国的电池电机驱动系统以及大客车,也运行到世界各地。所以总体上看,我认为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是新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它的目标是更加安全、绿色、便捷和高效。

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我们要更加关注开放创新,要新能源汽车作为率先落实开放政策,更加积极的鼓励外商投资、整车、零部件、服务更多参与国际合作。我们要着力市场开拓,优先在公共领域,同时对新型商业模式给予它优先的路权,我们要鼓励企业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要加快基础建设,明确地方支持承担责任,同时鼓励企业来投资运行公共充电系统和氢能源设计的基础建设。我们在政策方面今后趋向更多向环保激励,对于新能源汽车要按照节能、减排、低碳的贡献给予税收的优惠,积极实行积分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向是全世界都关注的,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路径,谢谢。

(责编:陶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4-26
万钢:把握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
在2019年4月17日上午举办的2019中国汽车论坛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了题为“把握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的精彩演讲。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