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合资公司的现实和未来

(本文转自:汽车商业评论)

3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传出消息,戴姆勒计划将子公司smart">

汽车商业评论的第一反应是,戴姆勒要甩包袱,吉利这胆有点大。第二天正式消息传来,原来双方是在中国组建共同运营smart品牌的合资公司。

这显然就靠谱多了,吉利不必要背负smart先前的沉重包袱。戴姆勒年报显示2018年smart品牌全球销量13万辆,比2017年下滑4%。而据Evercore ISI公司估计, smart品牌每年亏损额在5亿-7亿欧元之间。

李书福董事长这些年抓各种机会的能力超强,我们很担心战略布局下去,因为管理边界太大,一旦资源不能匹配,不知道会在哪个阴沟里翻船,但现在看,大可不必担心。

根据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博士(Dr。 Dieter Zetsche)同李书福3月28日签署的协议,双方各持股50%组建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董事会将由双方各委派3名成员组成。

官方新闻稿说,合资公司会把双方的资源充分结合,真正实现强强联合致力于将 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也就是说,smart将100%电动化,全新一代产品将由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生产基地在中国,由中国制造生产完成后投放全球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在2022年推出全新车型之前,戴姆勒将继续在法国汉巴赫(Hambach)工厂和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Novo Mesto) 工厂生产 smart现有车型。戴姆勒已经在2018年对其法国汉巴赫工厂追加投资5.89亿美元投资,以生产一款新EQ标志的紧凑型电动车,而下一代纯电动smart都会在中国生产。

蔡澈博士(Dr。 Dieter Zetsche)对这项合资显然也感到兴奋。他在签约后不久便在领英发言表示坚信“smart这款在产品阵容中最为小巧灵动的车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吉利正是能够和我们一起充分把握这些机遇的合作伙伴”。

他认为,作为城市交通量身定做的smart落户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 100 多个超百万级人口城市的国家是再合适不过了。而“自诞生之日起,smart一直都是为那些不拘泥于现状的人们而生的品牌”。

蔡澈确定的接班人戴姆勒董事、负责集团研发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研发的康林松 (Ola Källenius) 表示:“考虑到smart这个品牌最大的市场就是欧洲和中国,吉利是能和我们一起把握这些机遇的合作伙伴。”

吉利在smart所在的相关细分市场都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在相关产品平台上有很多资源,而且在欧洲也有运营经验。因为戴姆勒想为smart寻求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吉利是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

他说:“我们做出这个决策的考量不仅是要选择下一个生产基地,而是希望能为smart开创一个全新的篇章,新的篇章将记载新的车型、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开启业务增长的新阶段。”

李书福则颇有底气地表示,吉利将充分尊重 smart的品牌主张,“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推动产业变革”。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控股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表示中方的优势在于吉利在电动汽车领域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资源优势,并形成较完善的新能源市场布局,能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

他虽然认为“smart具有独特品牌魅力和核心价值,发展势头良好”,但他很理性地指出,“这个合作项目充满希望与挑战”,因此,倘若成功,“对双方都具有非凡意义”。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smart合资公司将于2019年底成立,从蔡澈和康林松这两位决定戴姆勒现在和未来走向的领导人发言就能感觉到他们对于和吉利在这个项目上的合资确实还是充满期待的。

smart公司作为戴姆勒-奔驰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戴姆勒公司和瑞士钟表集团斯沃奇(Swatch)合作的产物。smart品牌来源于Swatch-Mercedes-ART,走的是时尚可爱风,问世至今,在全球范围已经拥有超过220万客户。但如前所说,品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已成为戴姆勒集团财务身上一个多年的包袱。

虽然康林松说当年戴姆勒创建smart品牌初衷是希望能够创建具有独特魅力的、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的交通出行领域的解决方案,但更重要的理由还是因为集团生产的大排量豪华车比例高导致平均单车碳排放水平居高不下。如今,戴姆勒已经确立EQ战略,smart品牌的历史使命似乎已经完成。

那么如何给smart止血?戴姆勒计划将其新开发的EQC动力总成集成到未来所有的EQ车型上,但却无法也使用在smart车型上。同时EQ车型与smart车型之间的零部件的共享化也难以实现,因此,为smart寻找婆家成为了一个理性选择。

吉利和戴姆勒确实在smart上能够有成功合作的可能,因为双方确实有较强的互补性,在共享出行领域吉利的曹操出行与戴姆勒的Car2Go/Car2Share业务,以及吉利戴姆勒的合资出行公司也有望在中国进一步加深协同效应。

众所周知,smart在合资公司推出产品时中国补贴政策已经结束,合资公司接下来是坚持小车型以满足短续航的城市通勤市场,还是推出更多smart车型延伸向更多细分市场,是一大看点。

smart有着多年积淀的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但吉利恐怕会利用这个有利因素推出更契合中国乃至欧洲消费者的smart车型。

而在补贴退坡冲击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端精品小车或许会有更多机会。这也有利于消费者接触和了解新能源汽车,从而也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

合资smart,对于吉利来说还有额外的好处。

其一,这使其与戴姆勒集团在股权层面的合作终于有了具体的制造业落地项目。它将成为吉利的一个重要抓手,对未来吉利和戴姆勒在资本、汽车制造、营销及出行多个领域的合作能进一步深入提供更多可能性。

其二,合资运营一个有历史、有格调的新能源品牌,对吉利的产品线、业务类型是重要的扩充,对吉利将来进军欧洲和海外市场也格外有益。

合资smart,对于戴姆勒来说不但为一直亏损的smart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而且让它在中国市场拥有了除北汽以外的又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奔驰品牌不可能拿出来再合资,否则会损害北汽利益,而腾势这样的实验性新品牌在如今电动车时代已经到来时也不可能再来一次。拿smart与吉利合资是戴姆勒、北汽、吉利、比亚迪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当然,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是,这也相当于是对宝马在2018年宣布与长城合资生产电动MINI的一个强有力回应。

2020年就将实现100%电动化的smart品牌在与吉利合作后,也形成了与在2019年11月要在北京奔驰国产的奔驰EQ品牌首款量产车——EQC呼应的局面。

3月26日,戴姆勒与北汽一起刚刚完成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追加逾8.9亿美元的注册资本金,为全新车型及EQ新能源生产制造做好准备。工信部3月刚刚发布的第31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奔驰EQC也在列。

加上戴姆勒与比亚迪合资生产腾势,戴姆勒由此实现了与中国新能源车领军的北汽、吉利以及比亚迪三家企业都深入合作的良好局面。

康林松在签约仪式后对包括汽车商业评论在内的记者说:“smart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就是聪明的、灵动的,我们希望为客户是提供聪明、灵动、有个性的产品和用户体验。”但在我们看来,与吉利的这种合资,或许这是这个叫做smart的品牌第一次真正表现出聪明灵动的特色。

(责编:陶璇)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3-29
smart合资公司的现实和未来
3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传出消息,戴姆勒计划将子公司smart 50%股权出售给单一最大股东-李书福拥有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