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方兴未艾,全球又掀起了飞行汽车研发热潮。
据《AviationWeek&SpaceTechnology》杂志的统计,2017年全球约有20个不同的团队正在进行用于城市通勤市场的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研发工作,通过将天空作为第三维度加入城市交通网络,改善交通出行。
如今,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地面交通拥堵情况日益加剧,虽然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已被认为是一种缓解城市出行的有效途径,但这种方式始终着眼于地面,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改善效果也很有限。比较之下飞行汽车由于可以脱离固定的道路,在空中飞行,对城市道路的依赖性相对较少,被纷纷看好,吸引了大批企业参与其中。
目前来看,入局飞行汽车领域的玩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吉利、奥迪、保时捷这样的整车厂,第二类是波音、空客等航空航天巨头,还有一类是科技公司,譬如中国无人机公司亿航、Uber、谷歌等,都已在该领域重金布局,试图于快速发展的飞行汽车市场挖掘新商机。甚至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飞行汽车将是解决城市拥堵的终极方案。
自动驾驶不过瘾车企纷纷瞄上了飞行汽车
作为整车厂代表,吉利在飞行汽车领域的布局主要是通过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来实现。2017年11月13日,吉利正式宣布完成对Terrafugia的收购,并将其归于负责新业务的吉利集团,与曹操专车并列,充分表明吉利对该项业务前景的看好。而李书福在去年正式收购Terrafugia后,也曾表示“飞行汽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领域。我相信Terrafugia能改变未来的出行方式,并且引领一个新行业的发展。”那么,归于吉利旗下这大半年的时间里,Terrafugia飞行汽车研发进展如何呢?
近日,Terrafugia(太力飞行汽车)公布了其Transition®量产车型的部分产品细节及量产时间。据悉,作为一款独特的交通工具,Transition®将采用混动模式,使用内燃机和磷酸锂铁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同时通过节流阀增强推进功能,飞行时可以用额外的动力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Transition®允许乘坐2人,最大飞行高度为1万英尺(3048米),最高飞行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可实现空中续航640公里,每小时需燃烧19L燃油。不过,当转换为汽车模式时,Transition®实际采用的是电力驱动,可一定程度上节省燃油。
Terrafugia表示,Transition®严格按照航空和汽车的双重安全要求打造,同时符合符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标准,新产品将在今年10月份左右开始接受预订,2019年正式上市销售,首批用户将主要针对美国市场。
Terrafugia飞行汽车
稍早一些的时候,豪华车品牌奥迪的飞行汽车项目也迎来了最新进展。6月底,外媒透露奥迪与合作伙伴空客已经与德国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被允许在英戈尔施塔特建立空中试飞点进行测试,不过目前测试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
Pop.Up NEXT,图片来源:环球网
据了解,在获得测试资格之后,奥迪和空客可能会基于此前发布的Pop.Up NEXT打造可以商用的飞行出租车。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奥迪和空客就曾展示了基于空客Pop.Up打造的概念飞行汽车Pop.Up NEXT,该产品由座舱、地面模块、飞行模块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座舱可与另两个模块单独结合分别实现地面行驶或飞行状态。座舱内采用双座布局,并未配备方向盘或者方向舵,仅配有一块49英寸的屏幕,让乘客通过语音、脸部识别、眼睛跟踪和触摸传感按钮与汽车进行互动。在飞行模块的加持下,Pop.Up NEXT可实现垂直起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的地面模块指的是无人驾驶电动汽车,飞行模块则是无人驾驶直升机,当Pop.Up NEXT把乘客送到指定着陆地点后,无人驾驶直升机会自动分离,飞往其他地方充电,乘客则留在可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内,被运送到最终的目的地。从这一点上来讲,Pop.Up NEXT其实是自动驾驶汽车与无人机的结合。奥迪表示,该概念车或将成为未来飞行出租车的行业标准,产品可能会在2024年和2027年间成为现实。
同样在日内瓦车展上,保时捷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也正在研究飞行乘用车。保时捷表示,在飞行乘用车变为现实交通工具启动之前,该公司可能要花上10年时间才能完成这项技术。不过,目前尚不知道保时捷飞行汽车产品具体的造型设计。
丰田也在开展面向飞行汽车的技术研究。今年5月,丰田同意向科技公司Cartivator投资4250万日元(约合38.5万美元)作为研发费用,支持该公司的飞行汽车项目。按照Cartivator的研发计划,2018年底该公司将开发出第一款由人工操作的测试飞行汽车,到2020年,开发出面向生产的飞行汽车,在东京奥运会上展示。
Cartivator飞行汽车渲染图
据悉,Cartivator研发的飞行汽车名曰“Skydrive”,车身可容纳一人乘坐,飞离地面的最大距离10米,最高速度100千米/时。车辆可实现垂直起降,并支持在城市公共道路上直接起飞,例如当用户被困在城市拥堵的道路中,这时就可以直接使用“Skydrive”从原地起飞来摆脱这份痛苦,言外之意将来Skydrive或可空陆两用。
阿斯顿·马丁、戴姆勒和劳斯莱斯,虽然也有研发飞行汽车的计划,然根据他们此前对于产品的描述,其实更像是小型飞行器,而无法像汽车一样在地面行驶。比如阿斯顿•马丁的Volante Vision Concept,据悉是一款三座的飞行器,采用混合动力,最高时速可达200英里/时,可垂直起降,有望在5年内生产,指导售价将在300-500万英镑之间。戴姆勒亦如此,凭借此前该公司投资的德国无人机开发公司Volocopter所公布的产品渲染图,也更像是一款大型无人机,目前还看不出可以在地面运行的迹象。
如相较于外资车企的积极布局,目前国内主机厂对飞行汽车的热情并不太明显。
多方博弈谁主沉浮?
同自动驾驶汽车一样,飞行汽车虽然也是一个正在发展当中的新兴市场,其未来发展潜力却早已不容小觑。据业内人士估计,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高达3万亿美元,正因为如此,自去年以来大批车企纷纷斥巨资参与其中,一同被这个市场吸引的还有部分航天航空巨头和大批科技公司。
7月中旬,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宣布成立新部门Boeing NeXt,以开拓日益增长的自动驾驶飞行市场。未来Boeing NeXt将与外部的第三方公司合作,共同打造自动驾驶飞行汽车,解决空中交通控制问题,同时其也将帮助建设地面的基础设施。波音透露,目前该公司已经与人工智能公司SparkCogniton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事实上,波音公司对飞行汽车“心仪”已久,自去年收购无人飞行器及航空零部件制造商Aurora Flight Sciences后,波音就一直倡导自动飞行汽车。今年3月,波音曾透露公司一直在对一款飞行出租车的原型进行测试,能够搭载乘客往返各地,可能在未来10年内投入运营。而其投资的Aurora Flight Sciences,据悉计划于2020年在迪拜和达拉斯测试飞行汽车。
科技公司阵营,则以荷兰飞行汽车制造商PAL-V和斯洛伐克公司AeroMobil最为引入注目。其中PAL-V,今年2月份就启动了首款量产飞行汽车——PAL-V Liberty的预售,根据PAL-V的计划,PAL-V Liberty前期会推出两个版本,运动版起售价40万美元,先锋版则要60万美元,如果消费者想尽快提车,还要缴纳2500美元,该车将于2019年把汽车钥匙交到首批客户的手中。
PAL-V Liberty
随后在3月份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上,PAL-V Liberty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该款产品采用了三轮设计,当起飞时放开螺旋桨和尾桨就可以变身旋翼飞机。PAL-V官方称,PAL-Liberty整个变形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其陆地行驶速度最高可达160km/h,飞行速度可达180km/h,陆地行驶模式下,最大续航为1315km,在飞行模式下最大续航为500km。PAL-V表示,驾驶PAL-V Liberty既要飞机驾照也需要汽车驾照,而且飞行执照上还需要有35个小时的飞行记录。
与PAL-V Liberty一样,AeroMobil的飞行汽车也可以空陆两用。该公司早在1990年就开始研发飞行汽车,并推出了1.0版本,到现在为止,AeroMobil先后推出了5代产品。最新的AeroMobil 5.0 VTOL,是一款4座飞行的出租车,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也可以像汽车一样行驶。而在AeroMobil 5.0垂直起降概念中,机翼和转子在飞行模式下从车身中伸展出来,目前该产品正处于测试阶段。
AeroMobil估计,AeroMobil 5.0 VTOL将至少需要七到十年才能问世,在此之前AeroMobil 4.0将先行上市,预计在2020年交付成车。AeroMobil 4.0已于去年7月27日在中国正式上市,全球限量销售500台,不含税价格在120-150万欧。
AeroMobil 4.0
此外,国内的亿航智能、酷黑科技,谷歌,Uber,硅谷初创公司Opener,以色列的UrbanAeronautics,以及获腾讯投资的德国初创企业LiliumAviation等也都在开展飞行汽车的相关研发,不过这里面部分企业的产品,与其说是飞行汽车,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无人机。譬如谷歌,6月初由其创始人Larry Page投资的飞行汽车创业公司Kitty Hawk展示了其正在研发的Flyer单座飞行汽车,这款单座飞行汽车由10个电动旋翼提供动力,目前飞行时间在12至20分钟之间,最初能达到的高度限制在3.048米,速度限制在32公里/小时左右,但貌似不能在地面行驶,该公司同时开发的名为Cora的双座飞行出租车亦如此。
5月,Uber在其第二次Elevate年度峰会上,也正式宣布了该公司详尽的空中服务计划——UberAir“空中的士”服务,并展示了其“飞行汽车”的概念原型机eCRM。按照Uber的计划,达拉斯、迪拜和洛杉矶到2020年将率先开通UberAir“空中的士”服务,这些“空中的士”可以从空中港口、屋顶或地面上实现垂直起飞和降落。
Uber飞行汽车概念图
eCRM同Kitty Hawk的Flyer一样,更像是一个大型的无人机。根据Uber发布的概念图,eCRM采用了四旋翼设计,起降时由水平旋转的 4 组电动螺旋桨驱动,达到一定高度后,由垂直方向旋转的尾部螺旋桨提供前进推力,保持在1000英尺(约合305米)至2000英尺(约合610米)之间的高度飞行。
事实上,Uber早在2016年就曾公布过Uber Elevate飞行汽车项目,为推进该项目,2017年11月Uber还与美国宇航局(NASA)签署了一份“太空行动协议”,确定由NASA为其飞行汽车开发一套“自动交通管理”系统。Uber CEO达拉·科斯罗萨西表示,Uber的“空中的士”服务有望在5年至10年的时间内实现商业化。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随着飞行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飞行汽车俨然成为了车企与科技公司、初创企业等继自动驾驶汽车之后跨界博弈的新战场。
目前来看,玩家们对飞行汽车的认知主要有两种产品形态:一种类似普通的直升飞机,只能在空中飞行,如Uber、谷歌所设想的;另一种则同时具备飞机和汽车的特性,可以空、陆两用,这在吉利、奥迪等车企的研发项目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可以说,这两种技术路线均有自己的拥护者。
尽管参与者众,目前飞行汽车还处于概念阶段,除了少数几个玩家拿出了量产产品,多数仍在谈概念,或者项目策划初期。甚至对于那些已经启动预售、宣称即将交付的玩家,要想将飞行汽车真正投入商用,其实也面临测试、技术、法规、监管、基础设施、价格等多重难题,如同当前的自动驾驶汽车。
如同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是测试,飞行汽车亦如此。虽然目前飞行汽车测试没有测试牌照一说,但由于涉及到公共安全,开展实验时也需要向对应的监管部门申请。例如奥迪,在德国开展测试,就需要获得政府的许可,方能在指定区域开展测试。不仅如此,对于那些空、路两用的飞行汽车,开展测试时还应同时遵守空中和公路交通管理的相关规定,不能扰乱公共秩序。
而且像吉利的Transition®、PAL-V Liberty这样的飞行汽车,在不同的产品形态下还要满足不同的产品标准。当前,很多企业在规划飞行汽车时,采用的是无人驾驶设计,无论是在地面以汽车的形态行驶,还是在空中飞行,都完全自动化,并且还是电动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产品同时满足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技术要求,以及无人机技术标准,保证飞行汽车得以在城市复杂情况及恶劣天气中完美运行。
如何让飞行汽车从一个产品形态安全地切换至另一个产品形态,也是企业们需要考虑的,尽管现在垂直起降技术在飞行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了主流,要完成这项任务却并不简单。以Terrafugia代号为TF-1的飞行汽车为例,该产品采用了可折叠机翼的设计,展翼后宽度可达8米,收翼后宽度为2米,这就意味着飞行汽车切换模式需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而不能随心所欲。特别像Pal-VLiberty这样无法实现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甚至还需要建造专门的跑道用于起飞和降落。
更不用说像很多人设想的那样,开着飞行汽车,遇上交通拥堵就启动飞行模式,另觅它路避堵,抑或飞着飞着飞累了,随便找个地就降落,比如高速公路,必定也不是想降落就降落的。况且采用这种折叠机翼设计的玩家不在少数,比如AeroMobil,丰田早期申请的飞行汽车专利也是这种设计,那么对于飞行汽车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行业标准或者法规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还有一点,飞行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毋庸置疑会投入商业化,这就必须要考虑价格。而现实的情况是,飞行汽车更像是“有钱人的玩具”。阿斯顿•马丁的Volante Vision Concept指导售价300-500万英镑,PAL-V Liberty运动版和先锋版起售价分别为40万美元和60万美元,AeroMobil 4.0 120万欧起售,亿航184预估价格为30万美元……这些都不是普通消费者能够承受的起的。
因此可以说,飞行汽车虽然优势显著,各大企业也都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发,但就如同自动驾驶汽车商用处处受限,飞行汽车想要投入大规模商用,也是任重道远!
(责编:李欣欣)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曝光 重新定义豪华MPV标准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新一代内饰设计引领豪华MPV新趋势
- 引领豪华MPV新趋势!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明年一季度上市
- 腾势Z9于广州车展重磅上市,以科技豪华重塑旗舰轿车市场新标杆
- 腾势汽车携超强豪华产品阵容闪耀广州车展,开启科技新豪华时代
- 腾势N9全球首秀,诠释科技豪华全能旗舰SUV王者风范
- 腾势Z9广州车展上市,树立科技新豪华标杆,售价33.48万元-41.48万元
- 日产“暴雷”,留给日系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 吉利官宣两大品牌整合: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
- 比亚迪华为联合打造方程豹豹8:联合定义智能硬派越野新标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