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政的实施,有保险中介资格的平台也全面取消了一切优惠返利措施
“我们理解并尊重相关政策,决定全面关闭互联网车险业务,专注车联网技术研发,全力转型服务汽车厂家发展战略。”《中国保监会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发布月余,某互联网车险平台负责人日前公开发布了上述信息。
目前,没有保险中介资格的互联网车险平台目前基本处于停摆状态。这些平台面临两条路:一是搞定经营资格,二是谋求转型发展。与此同时,即使是有资格的互联网平台,目前也停止了一切优惠返利活动,而将工作重心转向技术开发和合作。
保险中介牌照难求
基于用户使用行为的车险称之为UBI,随着该概念在2013年前后引入中国,一些互联网公司和保险公司都在该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UBI概念在车险行业的热度也很高。而上述决定退出互联网车险业务的平台此前正持续着力于UBI产品研发和市场的开拓。
该平台负责人曾表示,截至2016年年底,该平台已累计成交车险10000单,保费超3000万元。并且,他表示,当时UBI车险模式利润率已经达到了40%。
不过,创新之路并未能持续走下去。8月14日,该平台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面关闭互联网车险业务。针对是否考虑过申请或收购中介牌照这一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否定。而对平台关闭互联网车险业务的损失,以及在该领域的投入,该负责人并未作答。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的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应加强对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车险业务的合规性管控。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委托第三方网络平台提供网页链接服务,但不得委托或允许不具备保险中介合法资格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在其网页上开展保费试算、报价比价、业务推介、资金支付等保险销售活动。
“根据上述通知的要求,没有中介资格的互联网平台要继续从事车险业务太难了,仅提供网页链接服务很难取得业绩和利润。”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而据媒体公开报道,在2014年前后,大批创业者将互联网车险市场视作一片沃土,此类第三方网络平台的数量至今可能已超千家,但其中拥有保险中介资格的可能不到300家。
该人士分表示,目前,这类平台基本处于停摆状态。他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搞定经营资格,二是谋求转型发展,而要搞定经营资格既需要资金也需要时间,并不容易。根据相关规定,申请保险中介牌照需5000万元资本金,该门槛将一些小平台直接拒之门外,即使符合资本金要求的平台,也未必就能顺利获得一张牌照。申购之外,互联网平台还可以考虑收购之路,不过,随着监管趋严以及牌照紧缺,要收购一张全国范围的中介牌照大约需要500万元到1000万元,即便如此,买到合适的也不容易。因此,对于多数无牌照互联网平台来说,离场互联网车险、转型发展或许是主流选择。
渠道份额多点开花
事实上,随着新政的实施,不仅没有保险中介资格的互联网平台受到了影响,有相应资格的平台同样也受到了影响。目前不少平台正在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升级”,业务正常开展的平台也停止了一切优惠返利措施。
“目前我们平台的业务在正常开展,但按照监管规定,取消了一切优惠返利措施,按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拥有保险中介资质的某互联网平台负责人笛进(化名)向记者表示。
由于监管政策对送礼券、返利等行为的高压态势,目前此类营销行为几乎绝迹。而在车险服务方面,目前相关政策尚未明确,尚在拟定和讨论过程中,因此,相关平台在打出“服务牌”的时候也多了几分谨慎。
在传统模式下,互联网平台吸引消费者的手法有比价、优惠、赠送礼券等,但在新形势下,这些手法都面临着挑战。“单纯的比价容易将焦点引向价格战,这与监管精神和行业发展都不相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那么,失去了传统“武器”的互联网平台还有哪些高招?互联网车险平台是否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对此,笛进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表示,此前车险行业确有许多乱象,整改若能正本清源,从源头遏制价格战,实则有利于互联网保险平台后期发展。因为互联网平台的强项在于场景,减少中间环节,很利于吸引消费者尤其是有主动购险意识的消费者。为打造场景,该平台与地图类、汽车销售类、汽车后市场类、支付金融类等企业都有合作,拓宽车险入口。从方向上说,他坚定看好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让车险变得简单、方便,让险企“推保险”向消费者主动“选保险”转变。
笛进同时指出,当前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互联网平台与险企合作本身都出现了一些波折,政策方面主要是变化较快,需要平台不断去调整和适应,合作方面主要是险企与互联网平台在系统对接、报价以及核保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上还亟待提高。同时,他认为,车险市场高度集中于几家大公司的状态短期内不会改变,但随着各渠道价格趋同,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今后,在渠道份额上,将会出现险企官网、官微直销,4S店、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等多点开花的局面,各渠道的综合运营能力、综合成本率将对其市场份额产生较大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