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Model 3 Driving Reel](http://www.fromgeek.com/uploadfile/2017/0809/20170809050142302.jpg)
(新浪汽车讯 Able)北美时间7月28日,特斯拉于加州工厂交付首批30台Model 3,该车型是特斯拉最低价的车型,马斯克对Model 3寄予厚望,这将是特斯拉电动车走向大众化的关键性产品。
![Hot!特斯拉Model 3首批交付:是机遇更是挑战](http://www.fromgeek.com/uploadfile/2017/0809/20170809050143787.jpg)
这款起售价3.5万美元的电动车一直受到消费市场的关注,据统计,自Model 3发布以来,已经收到超过40万辆订单。Model 3位那些买不起Model S或Model X车型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不过也有一部分预定做开始坐立不安,即便按照特斯拉2018年初入院将产能提高到年产50万辆,消化这些积压的订单仍然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再加上运输等过程,部分车主将于2019年以后才可以顺利提车。
制造是软肋据悉,特斯拉Model3已经提前完全通过了生产的所有监管要求,Model3在8月份产量将达到100辆,9月份将超过1500辆,到12月份将达到20000辆。但相较与已经产生的超过40万的订单,特斯拉能否继续按时交付,而不是一再跳票,令人生疑。毕竟在过去两年内特斯拉的生产量未超过10万辆。
那么如何快速得扩大产能?答案便是建厂!此前屡屡传出特斯拉要来中国建厂,一方面中国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增加在市场竞争力。但到目前为止,建厂传闻依旧扑朔迷离,对于特斯拉而言似乎还没有想好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中国。
既然特斯拉没有百万辆级别生产的经验,那么在产能快速爬坡阶段,特斯拉要如何通过模块化战略摊薄研发成本?Model 3为了可以实现产能的快速攀升,在Model 3设计之初就在思考如何让这款车更加便于制造,并没有采用一些类似鹰翼门这样激进的设计。此前,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提到,Model 3早期的个性化定制选择就非常有限,Model X犯了大错误,设计太复杂。
![Hot!特斯拉Model 3首批交付:是机遇更是挑战](http://www.fromgeek.com/uploadfile/2017/0809/20170809050144283.png)
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量为2.2万辆,较第一季度的2.5万辆大幅下滑,特斯拉认为,造成第二季度交付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电池组供应短缺。
目前特斯拉投资5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正在为Model 3提供准备,但Model 3使用的与之前产品不同的电池组,如何协调Model 3的电池生产,将成为困扰特斯拉的又一大难题。
销量成盈利关键对于特斯拉来说,产能不足可以通过建厂或收购来改善,但对于Model 3来说,如何能帮助特斯拉实现盈利才是最终的要目标。
自特斯拉上市以来,基本没有听到关于特斯拉盈利的消息。近日,瑞银全球研究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由于缺乏销售规模,特斯拉按照3.5万美元售价,每台Model 3将亏损2800美元,只有售价达到4.1万美元才能实现单车的盈利。
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的销量增加,特斯拉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高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特斯拉下半年利润率可能会 令人失望,而消耗现金的速度将在今年加剧。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直营模式能否支撑起大规模的体量现在不得而知,但在盈利方面,这将与单车利润与销量有密切关系。
![Hot!特斯拉Model 3首批交付:是机遇更是挑战](http://www.fromgeek.com/uploadfile/2017/0809/20170809050145348.png)
据了解,特斯拉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若想扭亏为盈,Model 3车型汽车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斯拉一直被外界期待成为一家重要的零排放交通工具制造商,在这种期望下,特斯拉的骨架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上涨了60.53%,市值曾一度超越通用,成为美国本土市值最高的车企。
特斯拉于本周三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目前投资者们迫切想知道特斯拉如何快速扩大产能应对市场。据了解,2017前半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实际交付量处于预期的下限。
有分析师表示对特斯拉的股价继续看好,他认为交付的Model 3会让投资者更多得关注车型本身,而不是特斯拉的新一季业绩。
据了解,特斯拉估价于发布会当天盘中上涨0.86%,至337.33美元。有投资者认为,随着Model 3的上市,特斯拉的股价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但也要担心特斯拉会被通用汽车、宝马等以及其他资金雄厚的正在加大电动汽车投入力度的车企超越。
- 1月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生变:小米首次超越赛力斯
- 比亚迪1月销量超30万台:坐稳中国销冠,出口飙升83.4%
-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比亚迪427万辆排名第五
- 深耕智能汽车技术!华为旗下引望智能申请“5D蟹行”“华尔兹掉头”商标
- 通用汽车旗下Cruise大幅裁员50%,战略重心转向个人自动驾驶汽车
- 比亚迪击败丰田和宝马,成为2024年新加坡最畅销汽车品牌
- 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华夏风韵与未来科技并行,品牌文化与科技完美对话
- 2025首届王朝盛典举行:定义国潮美学,悦享朝粉盛宴
- 比亚迪盛世旗舰汉L唐L全新设计正式揭幕,龙颜美学全面进化
- 日本2024年EV销量:比亚迪超越丰田,同比大增54%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